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无数热血青年为了革命理想毅然离家,他们中有的人在战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有的人多次经过家乡却无暇探望。直到战争结束,这些英勇的战士才有机会重返故里。其中有一位将军的故事尤为感人,他年少时偷偷离家参军,在战场上征战二十余载才得以回乡探亲。当他终于回到家乡时,年迈的父亲竟已认不出自己的儿子,只问了三个简单的字,却让人听了心酸不已。
这位将军就是郑国仲,1913年出生于湖北黄安七里坪的一个贫苦农家。由于家境贫寒,他从小没能上学读书,年纪轻轻就被父母送到镇上的裁缝铺当学徒。学成归来后,郑国仲一边务农一边接些缝补的活计维持生计。但来找他做衣服的都是穷苦乡亲,心地善良的他常常不忍心收钱,久而久之,裁缝生意难以为继,他只好关门歇业。
展开剩余65%恰在此时,红军正在当地招募新兵。怀着一腔报国热忱的郑国仲毅然放下锄头,瞒着双亲报名参军。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,期间音讯全无,他的父母甚至以为儿子早已不在人世。1929年,郑国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在战场上,他英勇善战,屡建奇功,短短五年间就从普通战士成长为营长,后来又晋升为团长,并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郑国仲担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营长,不久因战功卓著升任团长。到了解放战争时期,他已成长为中原野战军3纵副司令员。有一次,部队行军恰好途经他的家乡湖北黄安,郑国仲决定抽空回家探望。二十多年过去了,他既期待又忐忑,甚至不知道年迈的父母是否还健在。
当他独自一人站在记忆中的那间低矮茅屋前时,看到一位白发苍苍、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在院中忙碌。郑国仲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的母亲,但老人显然没有认出眼前这位身着军装的陌生人。走进屋内,他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正佝偻着背在火炉边烤火,那熟悉的身影让他瞬间热泪盈眶——这正是他日思夜想的父亲。
然而更令人心碎的是,老父亲同样没有认出自己的儿子。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,老百姓对陌生的军人总是保持着警惕。父亲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,用沙哑的声音问道:你找谁?这简单的三个字,让郑国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泪水夺眶而出。二十年的军旅生涯,竟让至亲都认不出自己了。
郑国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重重地给父母磕了三个响头,哽咽着说:爹、娘,儿子回来了,我是祖福啊!听到这个熟悉的小名,两位老人先是一愣,随后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陌生军人。这些年来,他们早已不抱希望,从最初的翘首期盼,到后来的绝望认命,二十年的漫长等待让他们几乎放弃了儿子还活着的念想。
当确认眼前这个威武的军人就是他们失散多年的儿子时,三人紧紧相拥,泣不成声。那一晚,郑国仲在家中住了一宿,将自己多年积攒的津贴全部留给父母。然而战事紧急,第二天天还没亮,他就不得不含泪告别双亲,重新踏上征途。这个感人的重逢,成为这位铁血将军一生中最难忘的温情时刻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载配资-安全配资网-最新配资官网-股市杠杆操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